【我是黃山料,28歲生日到了,想對自己坦白。】
我有很多的缺陷,個性難搞、任性、討厭,這是我長大過程中,從好朋友口中聽見的自己。我也記得,媽媽曾詛咒我單身一輩子,爸爸嫌我自私冷血。而愛情裡的每一次分手,被丟棄的感覺,全是心結。
我是一個受傷了,卻不敢討拍的人。
把自己的真心、不堪的過去、心裡的結、負面的情緒,掏出來給別人看,不是舒服的事情,因為沒人能理解100%的自己。
他們理解了40%,以淺薄的認識,定義了你,接著衍生出同情、誤解、輕視、悲憫、指責。
此刻,你更寂寞了。
在26歲前,我經常當邊緣人,孤獨也已經適應。從別人嘴巴認識的自己,是討厭的、令人失望的、不值得被愛。
週而復始,我不喜歡面對群眾,習慣把自己關起來。
直到一年前,我開了粉絲頁,一點一點,慢慢把自己曝光在網路上,我發現原來我是可以被喜歡的?正在閱讀文章的你們,看見我的優點,欣賞我的執著,理解我的孤獨。
其實我比誰都清楚,自己的感情下得多重。
自己比誰都放不下每一段關係。
我在金門長大。18歲生日一過,搭上飛機,耳機是韋禮安的「因為愛」,我看著窗外,那座小島越來越遠,是我的家,也是我逃離的地方。眼淚掉下來。
我降落在台北,一座陌生的都市。逃離家鄉,我想看看這個世界,是不是還有一個能夠包容我、接納我的地方?接納我就是這麼不一樣,包容我就是這樣的不好。
我記得10年前,踏上台北,對社會最初的嚮往:
希望我生活的城市裡,有朋友,有愛人,有支持,有夢想,有我一步步努力建立的家。
但,即使你能不恨那些曾傷害你的人,
「傷害」卻有可能跟著你一輩子。
26歲進入媒體產業工作的緣故,幾次機會,專訪了光良、柯佳嬿、吳怡農等有深度的名人,我認識了他們的故事,不斷在聊聊的過程中,我似乎再差一點點,就能治癒了自己。
在28歲生日,我送給自己一份生日禮物:「山料聊聊」,一個系列性的談話節目,第一季25集,從2020年4月30日到12月31日,與25位名人聊聊,聽他們的故事,想自己的人生。
我相信「山料聊聊」的意義,不只是一個網路節目,更是主持人山料與受訪者的化學變化,我們願帶給世界上其他的「黃山料」— 那些和我一樣帶著傷痕生活的人,一個被理解的契機,或僅僅一個被療癒的瞬間。
山料在與自己和解的過程裡,也想告訴你們:
「其實你可以對生命有期待,對社會多一點熱情,對生活多一點理想,對感情多一點嚮往,對世界多一點溫暖。」
值得你愛的人,他永遠會看見你的優點。
你不是傲慢,是高貴不可污染。
你不是任性,是有獨特的個性。
你不是難相處,是堅持原則。
你不是難搞,是心裡守著一份信念。
值得你付出的人,他知道你的特別。
他知道你的缺點,其實全是優點。
他即使不理解你,也能相信你有你的原因。
他在你被拋棄、一文不值的時刻,依然相信你是無價之寶。
這才是珍惜,也才值得你,付出更多感情。
-
最後,謝謝經常與我留言互動的你們,啟發我們開始了「山料聊聊」,接下來的4年,我們約定好,要一起做100集,在這100個故事裡,一起找到自己,找回對世界的熱情。
.
.
.
🌞( #成為彼此的太陽 )